健康e臺灣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訂閱我們
嚴選推薦
  • 主頁
  • 健康快訊
  • 疼痛管理
  • 好醫推薦
  • 院所介紹
  • 預防醫學
  • 健康生活
  • 主頁
  • 健康快訊
  • 疼痛管理
  • 好醫推薦
  • 院所介紹
  • 預防醫學
  • 健康生活
健康e臺灣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主頁
  • 健康快訊
  • 疼痛管理
  • 好醫推薦
  • 院所介紹
  • 預防醫學
  • 健康生活
首頁 預防醫學

年末壓力管理:有效控管情緒與工作壓力

2024 年 9 月 15 日
發布在 預防醫學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X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中醫男/女性保健:秋冬季身心健康的6大實用建議

中藥奶茶有哪些常見成分?揭開「液態藥膳」的秘密 Common Ingredients in Herbal Milk Tea: Unveiling the “Liquid Herbal Elixir”

葡聚多醣(β-葡聚多醣體)與褐藻醣膠的3個健康差異,幫你選出最佳保健品

年末是許多人感到壓力倍增的時期,不僅要面對工作的結尾與目標的達成,還有一整年下來緊繃的疲勞都會帶來壓力。這些壓力會導致情緒波動、焦慮、甚至是身心健康的問題。作為一名營養師,我將從生活與營養的角度,提供一些有效控管情緒與工作壓力的方法。

認識壓力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壓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有助於我們應對挑戰。但長期的壓力會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包括引發焦慮、抑鬱、睡眠障礙、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因此,學習如何有效管理壓力和情緒對於維持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飲食與情緒的關聯

我們的飲食習慣直接影響到身體的生理狀態和情緒。食物中的營養素可以影響大腦化學物質的分泌,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和壓力反應。

對情緒和壓力管理有幫助的營養策略

保持血糖穩定

不規律的血糖波動會導致情緒不穩定和焦慮感。

為了保持血糖穩定,可以選擇低GI(升糖指數)食物,如全穀類、蔬菜、水果、和瘦肉。

這些食物能夠提供持久的能量,避免血糖急劇上升和下降。

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攝取

Omega-3脂肪酸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腦部健康和情緒穩定非常有益。

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焦慮和抑鬱的症狀。

包括鯖魚、秋刀魚、鮭魚等,或是藻油、亞麻仁油都是富含Omega-3的食物。

攝取足夠的B群維生素

B群維生素參與能量代謝,對神經系統功能至關重要。

缺乏B群維生素可能導致疲倦、情緒低落、和記憶力減退。

含有豐富B群維生素的食物包括深色蔬菜、全穀類、豆類、和肉類。

注意鎂的攝取

鎂是一種天然的抗壓礦物質,能幫助放鬆神經系統,減少焦慮感。

研究顯示,鎂不足可能會加劇壓力反應。含有高量鎂的食物包括堅果、種子、全穀類、和綠葉蔬菜。

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

壓力會產生自由基,對身體造成氧化損傷。抗氧化劑能中和自由基,減少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包括莓果、深色巧克力、綠茶、和橄欖油。

生活方式的調整

除了營養管理,生活方式的調整也對壓力管理非常重要:

保持規律運動

運動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改善情緒,減少焦慮和抑鬱的症狀。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跑步、或瑜伽。

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對於身體修復和情緒調節至關重要。確保每天有7-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有助於提升精神狀態,減少壓力感。

掌握放鬆技巧

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泡澡、和正念練習,能幫助減少壓力和焦慮感。

正念飲食

正念飲食是一種注重在當下的飲食方式,幫助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身體的需求和飢餓感。

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改善消化和營養吸收,還能減少因情緒而進食的行為,有效控管體重和情緒。

專注眼前的每一口食物

現代人經常在吃飯時進行多工,例如追劇、看手機或工作。

但這種狀態容易讓我們無意間吃下過多食物,忽略身體的飽足感和饑餓感。

因此正念飲食鼓勵我們在吃飯時放下手邊的事,專注於眼前的食物。

細嚼慢嚥

將注意力放在食物上,觀察食物的外觀、色澤、氣味,並慢慢咀嚼,品味食物的味道變化。

例如,吃高麗菜時,注意它的清甜味;喝咖啡時,品味不同層次的香氣。

這樣可以增強我們對食物的享受,減少進食過量的可能。

進食時間建議不要低於20分鐘。

留意身體的感覺

正念飲食強調與身體保持聯繫,感受進食前的飢餓程度、進食中的飽足感以及進食後的身體狀態。

例如,吃完蔬菜後感覺輕盈,吃完大量澱粉後感覺沉重,我們可以據此調整飲食選擇,有助於挑選更適合自己身體的食物。

留意自己「為何而吃」

飲食行為常受到外在事件或內在情緒的影響,人很多時候不是因為飢餓而吃,而是為了填補心理的不滿足。

正念飲食幫助我們覺察進食背後的動機,讓我們在選擇食物時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在回應生理需求還是情緒需求。

這樣,我們能做出更符合自身健康的飲食決定,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年末壓力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來有效控管情緒和壓力。

保持血糖穩定、增加Omega-3和B群維生素的攝取、注意鎂和抗氧化劑的補充,

這些營養策略都有助於減少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此外,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和正念飲食也是維持情緒穩定的重要因素。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在繁忙的年末保持身心健康,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

本文由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邀稿

作者:蔡旻達營養師 

FB:https://www.facebook.com/tradewind2929?ref=pages_you_manage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tradewind0129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Advertisement Banner
前一篇文章

超過400位騎士秋遊北觀處「極北點富貴角燈塔自行車騎遊」活動 「觀光署風華巡迴展」同步登場

下一篇文章

台灣精品率隊泳渡日月潭 用得獎環保杯為泳士奉薑茶

相關的文章

中醫男/女性保健:秋冬季身心健康的6大實用建議
預防醫學

中醫男/女性保健:秋冬季身心健康的6大實用建議

2024 年 11 月 13 日
中藥奶茶有哪些常見成分?揭開「液態藥膳」的秘密 Common Ingredients in Herbal Milk Tea: Unveiling the “Liquid Herbal Elixir”
預防醫學

中藥奶茶有哪些常見成分?揭開「液態藥膳」的秘密 Common Ingredients in Herbal Milk Tea: Unveiling the “Liquid Herbal Elixir”

2024 年 11 月 8 日
葡聚多醣(β-葡聚多醣體)與褐藻醣膠的3個健康差異,幫你選出最佳保健品
預防醫學

葡聚多醣(β-葡聚多醣體)與褐藻醣膠的3個健康差異,幫你選出最佳保健品

2024 年 11 月 7 日
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5個未來可能改變健康的趨勢
預防醫學

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5個未來可能改變健康的趨勢

2024 年 11 月 5 日
【養生食材:秋冬必備的中藥材與食物】
預防醫學

【養生食材:秋冬必備的中藥材與食物】

2024 年 11 月 3 日
【秋冬進補的智慧:中醫如何為你調理身體】
預防醫學

【秋冬進補的智慧:中醫如何為你調理身體】

2024 年 11 月 1 日

最新訊息

嘉義市率先全國推動久任補助與晉階機制 穩定專業人力提升身障服務品質

嘉義市率先全國推動久任補助與晉階機制 穩定專業人力提升身障服務品質

2025 年 5 月 4 日
鼻噴劑愈噴愈鼻塞 用錯款恐造成下鼻甲肥厚

鼻噴劑愈噴愈鼻塞 用錯款恐造成下鼻甲肥厚

2025 年 5 月 2 日
台中北屯「好晴天身心診所」 注入身心照護新力量

台中北屯「好晴天身心診所」 注入身心照護新力量

2025 年 5 月 2 日
秀傳的癌友春日遊 幫助癌友來一趟身心靈的復原之路

秀傳的癌友春日遊 幫助癌友來一趟身心靈的復原之路

2025 年 5 月 2 日
嘉市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開跑 新增三項目再擴大篩檢年齡

嘉市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開跑 新增三項目再擴大篩檢年齡

2025 年 5 月 2 日

你可能也想看

9歲女童罹孔洞腦症 羅東博愛精準開顱治罕病

9歲女童罹孔洞腦症 羅東博愛精準開顱治罕病

5 個月 前
【建材展必看】飛利浦智慧建材強勢登場,引領居家安全與便利新潮流

【建材展必看】飛利浦智慧建材強勢登場,引領居家安全與便利新潮流

3 週 前
專題/正確使用止痛藥與替代療法

專題/正確使用止痛藥與替代療法

11 個月 前
鼻噴劑愈噴愈鼻塞 用錯款恐造成下鼻甲肥厚

鼻噴劑愈噴愈鼻塞 用錯款恐造成下鼻甲肥厚

1 週 前
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5個未來可能改變健康的趨勢

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5個未來可能改變健康的趨勢

6 個月 前
健康e臺灣

健康e臺灣,提供即時醫療新聞、健康知識、預防保健與專家觀點,打造全民信賴的健康資訊平台。

關注我們

關於我們

關於本站
隱私權政策
使用者條款
聯絡我們

© 健康e臺灣 All Rights Reserved.◎網站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主頁
  • 健康快訊
  • 疼痛管理
  • 好醫推薦
  • 院所介紹
  • 預防醫學
  • 健康生活

© 健康e臺灣 All Rights Reserved.◎網站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網站使用cookies。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隱私權政策。